朱子学与中国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列讲座第55讲暨南强哲学论坛第345期回顾|中华帝国晚期儒禅交会的理论性思考

时间:2023年09月22日

来源:

浏览:


 

20239181900——2100,朱子学与中国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列讲座第55讲暨南强哲学论坛第345期在南光一320会议室举行。应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李璐楠助理教授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亚洲研究系和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伍安祖(On-cho Ng)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中华帝国晚期儒禅交会的理论性思考》的讲座。本次讲座由谢晓东教授主持。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助理教授王凯立、华侨大学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讲师郭征等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伍安祖教授先对讲座的知识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在中国文化中,佛教与儒家和道家一起被称为“三教”。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的“三教”彼此包容,反映了中国文化对和谐的追求和对宗派主义的排斥。但实际上,三教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教义争论,这些争论推动了智慧的增长,尤其是佛教与新儒学之间的关系。伍安祖教授认为,尽管佛教被视为与儒家正统相悖的异端,但它实际上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儒家和佛教都试图否定和贬低彼此,但双方实际上早已互相融合。

随后,伍安祖教授介绍了将“三教合一”解释为syncretism的流行观点。Syncretism是指一个宗教传统借鉴、确认或整合另一个宗教传统的概念、符号或实践的过程。但伍教授认为,将syncretism概念过于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宗教经验形式并不恰当,因为它可以包括多种现象,如普遍主义、分隔主义和折衷主义。伍安祖教授指出,中国的“三教合一”更应该被理解为“折衷交织(eclectic enmeshing)”,而非简单的融合。这意味着它们并不是简单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各自的特点。

为了理解不同中国宗教传统之间的互动,伍安祖教授借用了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习惯(habitus)”概念。无论我们是在讨论宗教间的融合还是冲突,即使在排斥、拒绝和争议的情况下,只要互动方式和模式显示出地区相似性,这些相互关系的方式实际上是熟悉的、内化的“共同真理(doxas)”,尽管它们由不同的派别以不同方式呈现和论证。所以通过“文化习惯”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与儒家之间的互动,无论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都可以在这一宗教文化的习惯下找到解释。儒家和佛教虽然在哲学和宗教上存在分歧,但它们在文化上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宗教文化的一部分。

在交流提问环节,现场听众与伍安祖教授就“三教融合如何可能”、“儒之为儒的根本”、“不同思想之间的可比较标准”、“三教合一与syncretism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最后在谢晓东教授对伍教授以及各位师生的致谢之后,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李赫 供稿)

 

上一篇: 南强哲学论坛第346期讲座回顾| 府建明:如何写出优秀的学位论文